2009-04-28 06:03:18
我国德语专业教学已有百年历史,德语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德语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探讨新世纪德语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探索我国德语人才培养新思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4月21日联合举办了 “首届全国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来自全国60余所院校的德语系主任、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教育部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茂平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致开幕辞,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越莲教授为本次论坛致辞。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魏育青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教授、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黄燎宇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钱敏汝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国德语教学的历史回顾”、“对当下德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让文学进入德语课堂”、“从生态发展观看学科建设——兼议教学-科研的互动和教师梯队的建构”专题学术报告,同济大学德语系主任朱建华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岛大学的几位专家主持并参与了有关德语学科特色与发展战略、专业测评、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及教材编写的分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当前各高校德语专业的建设既要注重个性,又不能忽视共性。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各学校德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建设,又要切实加强德语专业的三项基本要素,即语言技能课程、语言知识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上,与会专家认为除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对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及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毛小红编辑介绍了外教社德语出版物的情况,其中最新出版的“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系列教材”——我国第一套品种丰富、配套齐全的专业教材、《现代德语学习词典》及按欧洲语言大纲分级的系列有声读物等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论坛闭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致辞感谢兄弟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来上外传经送宝,希望今后和兄弟院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我国高校德语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与会代表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论坛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代表坦言,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德语界如此规模的盛会。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的“德语”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8号 邮编: 200083
2020 www.sfle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3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