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1 01:33:42
聆听德语,讲述中国故事
“外教社杯”全国大学生德语微视频大赛
为提高我国外语人才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积极性,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正能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解和理解当代中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携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文化中心 • 歌德学院(中国)共同组织“外教社杯”全国大学生德语微视频大赛。
一、大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本届大赛遵循我国新时期赋予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和人才培养要求,即外语人才不仅要通晓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概况、历史、文化等知识,还应能够积极运用所学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努力推动中外交流双向畅通,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真正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大赛力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向世界分享中国社会所取得的进步。
二、大赛宗旨
大赛旨在为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以及以德语作为第二或第三外语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平台,激发大学生用德语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提升大学生用德语沟通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的综合能力,力争达到中外平等交流与沟通。
三、大赛主题
聆听德语,讲述中国故事
四、参赛对象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及高职高专)不以德语为母语的在校大学生。
五、参赛要求
参赛组别
A组 高校德语专业研究生组
B组 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组
C组 职业院校德语专业组
D组 大学德语二外或三外组
视频内容
作品内容必须为参赛选手本人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版权。视频内容围绕当代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社会参与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等主题,通过新颖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和深度的思考,以纪实的方式,讲述当代中国百姓的真实故事,展示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或者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为主题,配以文字和解说,制作成图、文、音为一体的精彩视频。
主题范围
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工作与职场;健康与体育;科学与技术;文化与艺术;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社会参与及公益爱心等。
视频时长
视频时长在8至10分钟之间。
视频技术规范
请尽量采用高清16:9拍摄视频,建议画面尺寸为1042*576,采用MP4格式;附德文字幕,解说与字幕同步。
六、参赛方式
请参赛选手即日起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官网www.sflep.com下载参赛报名表,并将参赛作品及报名表发送到大赛邮箱germanvideo@aliyun.com。参赛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
七、大赛流程
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进行。
预赛
时间安排:2016年6月1日至9月30日
评审时间:2016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
评审规则:预赛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的评委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评,每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作品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作品将公布于网络,接受公众进行微信投票。
决赛
评审时间:2016年10月16日至11月15日
评审规则:决赛成绩由专家评审和微信投票结果两部分组成,专家评审权重占比为95%,微信投票占比为5%。
微信投票规则:请关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多语部”微信公众号,2016年10月16日起接受公众投票。
八、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特等奖2名,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将为特等奖获得者提供德国高校暑假班奖学金,获奖者有机会于2017年暑期赴德国参加3—4周的学习和培训;特等奖获得者所在学校还将获得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提供的《歌德全集》(40卷)一套。
各组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若干名。一等奖获得者将获得卡西欧提供的德语电子词典。所有获奖选手均将获得由大会组委会提供的获奖证书及丰厚奖品。
此外,还将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口语奖、最具人气奖各1名,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
九、版权说明
凡进入决赛的参赛作品,将自动授权主办单位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对决赛参赛作品享有优先出版权,具体由外教社与作品著作权人协商决定。
★本次大赛得到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大赛活动解释权属大赛组委会。
“外教社杯”全国大学生德语微视频大赛组委会
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8号 邮编: 200083
2020 www.sfle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3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