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6 08:18:22
2012年5月12日至1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外语界》和《外国问题研究》协办的第六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80多位高校外语学院院长和英语系负责人共聚东北师范大学,就“英语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诞生于英语专业教育快速发展却又面临新挑战的历史阶段。2007年至2011年,论坛分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与四川外语学院合作,成功举办了五届。累计共有1300多位英语专业教学负责人参与了论坛,实地观摩合办学校的教学特色,并就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2年,第六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首次与师范类院校合作,并首次将英语专业的教师发展定为论坛的主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26条和27条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探索科学评价教学能力的办法。1946年建校的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著名综合性师范大学,其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对我国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论坛共安排了6场主旨发言和5个交流发言,东北师范大学还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英语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介绍和微格模拟教学的展示,毫无保留地与代表们交流了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成果。与会代表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以说,本届论坛达到了“推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促进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的预期目标。
论坛上,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召集人戴炜栋教授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十二五’规划的一些思路”为题,介绍了高教司和社科司在“十二五”期间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工作要求,并详细介绍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教司领导下拟于“十二五”期间完成的一些重大举措:如制定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规范;修订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完成外语专业本科目录调整等。其中,戴炜栋教授强调将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不同类型的师资研修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绍杰教授做了题为“读写危机: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的主旨发言。他认为,读写危机已经逼近英语专业,直接危害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折射出优秀外语教育传统的丢失。张绍杰教授从当今阅读趋势入手,分析了读写危机产生的语言学和认知学根源及目前英语专业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看待读写危机、如何化解读写危机,提出英语专业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恢复读写的应有地位。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以“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为题,重点阐述了6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发展的途径、教师团队建设的依托、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尝试、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对组建教师团队的建议。“学生主体”观念的传播使得教师的作用被边缘化、教师的发展被淡忘。依托课堂教学研究,文秋芳教授详细介绍了校本团队建设和跨校团队建设项目内容,包括观看课堂录像、交流反思日记、听课讨论、评课讲座、倾诉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等。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外语教学与中文素养”,就外语教学为什么要谈中文问题、目前教师中文素养上存在的问题、中文素养不足对外语的影响、中国文化的译推如何提高质量、如何加强中文素养等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与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院长梅德明教授围绕“英语专业学科内涵、专业规范和教材建设”,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科内涵的困惑及其产生的溯源,认为英语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向心力与离心力源于对专业“本色”与专业“特色”理解的困惑。梅德明教授对外语专业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进行了界定,“无用之用终为大用”,认为经世致用不是科学进步的标志,也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标杆。
在东北师范大学的观摩活动中,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永兵教授介绍了“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东北师范大学英语师范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包括英语师范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与系列教材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和特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展示了项目建设的成果。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高瑛教授做了“英语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教学特色”的发言,阐述了师范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和带来的变化,并介绍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的实践作法。“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的建立,使东北师范大学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这三项大学功能从“象牙塔”延伸到东北地区的中小学,探索出了一条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办学的三位一体模式。全体代表还观摩了微格模拟教学的现场演示课,师范生培养所运用的录像、评课、模拟教学等方式对教师提高授课能力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此外,《流畅英语口语教程Inside Out》的总主编Susan Kay教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傅利教授,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刘世生教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琼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温宾利教授分别在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所研讨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如何依托学校优势建设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英语专业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英语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与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还进行了专题讨论,交流了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训计划及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如何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在总结发言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庄智象教授对各位院长投身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敬业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外教社将在服务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做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在长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关注英语专业教学的源头,以高效、求实的态度探讨了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危机和教师发展问题。与会代表们认为,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易,做一个学贯中西、富有人文情怀的专业教师更不易。英语专业要培养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广阔的人文视野、良好的知识结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端语言人才,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
论坛资料下载 http://www.sflep.com/expert-column/894-2012-05-15-06-41-24
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8号 邮编: 200083
2020 www.sfle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3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807号